Monday, 30 September 2013

文字与偏见 —— 有关亚洲的写作


香港的英語作家聯會前陣子計劃搞個研討會,邀請我分享以亞洲為背景的寫作心得。我自問並非專家,但也臉皮厚厚地答應了。最後研討會改為線上論壇,我便借題發揮了幾句心底話。以下的中文版本歸納了英語原文的一些看法,並非譯本。

亞洲很多方面都在急劇轉變。東西南北的交流,不但史無前例地頻繁,亦較過往互動。這文化匯流所產生的旋渦其實創造了不少故事題材,是寫作人士的黃金機會。但我覺得很多文人,不論本身國籍和文化背景,都會錯過這千載良機。原因是當局者迷。大多數人身處變化時都需要時間去消化和反應。依賴熟識的一套去聯想將來,是人類的思維惰性。作家當然不例外。

外國人寫亞洲,尤其容易忽略了急速變化對一個傳統社會帶來的衝擊。亞洲的過去,現在,將來,有如脫了節的時空單元,依靠著抽象無形的文化神髓連接。外人要掌握這混亂中的微妙,需要很大的敏感度。


再者亞洲地大物博,歷史悠久,是眾多不同文化社會聚居交流的地方。他們之間的血淚愛恨根源深厚,隨時可以追溯幾十個世紀。縱使今天搞 「全球化」 的人非常努力,但除了市貌多添了 「麥當奴」 和 「七十一」 之外,「統一化」 並未能真正深入民間。亞洲各地無論在文化,語言,風俗,價值觀,地理,工業化和經濟發展程度,仍然存在著很大的分別,帶著濃厚的地方特色。想一筆過概論亞 洲,只會因過份簡化而流於膚淺,甚至失實荒謬。

不過這幾十年來商業文化泛濫,連嚴肅的老師和身懷重任的國家元首也要「講市場」,懂得討好,不介意嬉皮笑臉,更莫論靠賣字為生的人了。寫了文章或故事希望有讀者是人之常情。但當今的讀者大多數看書為娛樂,求輕鬆,不想動腦筋。順著潮流棄理成章的文字對讀者要求不高,人人看了舒服,通往「市場」的路比較簡單直接。想賣書就難免要識時務看風頭「媚世」,對「用家」友善。警世漸漸被視為討厭的過時怪癖。

本來一個作家對社會最大的功用可能是他對人情事物的 「觀點角度」。從前的文人知識分子喜歡有自我一套的見解,社會使命感較強,敢於逆流諷刺時弊;對錯留待讀者和歷史判決。無奈在今天的 「市場」 壓力下,靠寫作為生的人都想遷就時勢,服侍主流。 而主流意見和口味,尤其是以英語表達的觀點,基因里都是英美自導(但不一定自演)的「西方」價值觀。所以很多有關亞洲的文章故事和評論報告等,都常見 「以西方角度批判亞洲」 的弊病。

隨便舉個通俗例子吧:印度人不吃牛,有人認為是迷信。假如你字裡行間幽他們一默,稍作諷刺,會引發吃牛排的讀者們會心一笑。但假如你撰文大贊連濟公活佛也心動的紅燒狗肉,這批喜歡血淋淋地七成生吞牛肉的讀者不但不欣賞,還可能覺得反感,譴責你 「野蠻」。當然牛狗之間的 「道德分別」,並非一般生物學家可以插口的是非。

以上的偏見影響輿論和世人的 「品味」 多年,根深蒂固,一般人已經看不出其中不合理之處了。在社會制度和政治觀點方面的偏見和 「歪理」,更是加倍嚴重。

但歷史的巨輪不會因此而停止轉動。對有興趣探討亞洲蛻變的作者來說,單單生活在這裡並不足夠。因為除了投入體驗之外,一個有見地的作家必須懂得 「抽離」 人云亦云的框框,獨立觀察思考,才能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觀點和創作空間。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