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15 September 2018

简体字的文化承传


本来与文化无缘的人,炒股票房地产发了财,想弄点品味上身,其实可以理解,亦并非坏事。只要不强逼我听他描述在法国欣赏意大利歌剧的完整过程,我一定不会嘲讽,甚至会赞赏鼓励。

不过在香港这文化沙滩的历史阴影里,滋生了不少独特怪病。患者喜欢逢人便说自己和孩子的中文很差哦,嘻嘻!这种殖民地心理病,在其它地方难得一见,在香港却很普遍。这类人宣布自己 “Chinese lousy” 并非谦逊,而是对自己英国化进程的一种肯定,甚至炫耀。曾几何时,中文很差的确在某些人眼中是地位象征。

更奇怪的是,这批自认 Chinese lousy lousy Chinese,绝大部分英文也很 lousy,可惜未够程度自知。回归后,他们进一步强调自己不会普通话,简体字也不会看,嘻嘻!一百多个简体字也学不会的人,就算不是严重智障,也肯定有学习缺憾,本来值得同情。但他们对自身缺点十分自豪,令我不知如何反应最恰当。

可能很多人都看过以下一张在香港颇为流行,毫无常识却自以为刻薄风趣的贴子:

中華文化悠遠5000年,保存最完整的不是在大陸,而是在台灣,很多文化的斷層,在文字簡化上卻有具體的表徵: 
漢字簡化後~  親卻不見, 愛而無心, 產卻不生, 厰內空空, 麵內無麥, 運卻無車, 導而無道, 兒卻無首, 飛卻單翼, 有雲無雨, 開関無門, 鄉裡無郎。  
可巧而又巧的是: 簡體字未簡化的有.... 魔仍是魔, 鬼還是鬼, 偷還是偷, 騙還是騙, 貪還是貪, 毒還是毒, 黑還是黑, 賭還是賭, 賊仍是賊! 真是妙不可言呀!好的字通通簡化了,不好的字全部都保留... 發現漢字簡化的這位仁兄,真是造詣高深!
哎,在网上市集,造诣高低谁定义,是个有趣问题。台湾语体文可以保存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也算语出惊人。

以上贴子最近又在朋友群组出现,引起 [甲骨文明道易傳] 的作者陈锦平医生作出评语与解释。我看后才知道原来很多简体字除了方便简单,有助减少文盲外,更不乏文化传承。得到陈博士的允许,在这里节录分享如下。【大括号内是我的胡乱插嘴,并非陈医生的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