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由於性格關係吧,中華文化三大支柱儒釋道之中,我對老莊一讀鐘情。這裡有個小插曲:我首次認識道家,竟然是在加拿大偶然讀了Alan Watts 的老番版本 The Way of Tao。當時不知道先父原來是香港道德會善慶洞的會長。他從不對我們說道,真有道家個性!
漸入老年後,覺得佛學的生命觀和科學性更高更妙,卻自問只有資格靜靜旁聽,心裡拜服,不敢自認「學佛」,更莫論修証了。
至於儒家,我一向懷有負面偏見。假如年輕時身處五四運動或文革的歷史洪流,我肯定也會高呼「打倒孔家店」!這不怪誰,中國給煙商海盜踢屁股踢了整個世紀,什麼方法都試過,什麼道理都說盡,還不是一塌糊塗,翻身無期?夠啦!幾千年的老化石,難以改造,無法消化,是中華民族的毒瘤,前進的絆腳石!不打倒怎成?
與很多熱衷於隨意批評的人一樣,我對要打倒的儒家思想根本沒有認識。反正不喜歡這品牌,討厭老夫子代表的意識形態便是。我更不知道小時候在香港的殖民地學校不知不解地死背爛誦的三兩句論語中庸,早被宋明的大哥們按政治需要歪曲僵化得面目全非。
當然,經過兩千多年,道和佛也被搞得烏煙瘴氣,闊達玄妙的大智慧早被迷信色彩掩蓋,破地獄,煉仙丹,大鑼大鼓。菩薩神仙都成了吃大香保平安,受供品包發財的腐敗官僚。不過民間迷信的害處不直接不明顯,而儒家思想深入民間,是倫理人情的模版,中國社會的運作手守則。這操作手冊既然不再中用,就要淘汰!不算不合理。
直至最近,我才慢慢發現孔夫子的面目。一個人的思想,能夠歷兩千多年而不衰,是有其原因的!
上星期更因緣際會,參觀了尼山書院和曲阜孔林,向尼山的年輕導師王老師學習。幾位友人花幾天學習論語,胡亂探討,倒得益不少。年輕一代的國學人才,似乎不落窠臼,用自己的方法,根據個人經驗,打開腦洞,放開懷抱吸收傳統智慧。他們追求個中的軟硬道理,思考如何應用於人生,不把先賢神化,不慕學術虛榮,開拓了一條清新實際的求知途徑, 實在地 「為往聖繼絕學」。
耗資幾十億的尼山書院宏偉莊嚴,剛剛才試開幕,將來會是宣揚儒家思想,凝聚靈氣的世界中心,很有遠見。
但我印象最深的是孔林。這佔地三千多畝的家族墓地,歷時兩千五百年,埋了十幾萬條孔姓骷髏,見證了朝代興衰,萬歲過客,戰爭蹂躪,革命轉變,反孔運動,蠻夷侵略,氣候轉變,竟然沒有中斷使用,是歷史奇跡,在1994年理所當然被聯合國列為世界遺產。今天孔子的第七十多八十代後裔,依然可以安葬孔林,但必須先按國家規定火化成灰。據說孔林內從沒有蛇,也沒有鳥巢,專家還在找科學解釋。
參觀孔林只有數小時,走馬看花,但這墓林給我的感覺是無比安詳,絲毫沒有一般墳場帶來的唏噓或恐怖感。要我效法子貢紮營守墳的話,我毫無問題。在開動的電瓶車上隨拍了幾張照片,效果竟然出奇地不錯。來禮拜孔子的學生很多,都恭敬虔誠,替幽林帶來青春氣息,讓我感覺到儒家的明天會更燦爛,更有活力。
有關孔夫子的出生很多傳說,老虎餵奶,巨鷹扇風等,不必細究,細究也不會有結果。其實孔子風趣直爽,多才多藝,擅長社會科學,做人哲理,治國原則。他是個教育家,藝術家,音樂家,也會騎馬射箭。 他洞悉政經不弄權術,研究易學不搞占卜,最難得是有教無類,因材施教,開發了平民教育的先河,對中華民化往後飽經風雨而不倒,有基礎性的貢獻。
擺脫了腐朽的枷鎖後,孔學在禮崩樂壞的二十一世紀不但沒有過時,還很有時代感和啓發性。
在全球化的春秋戰國時代,萬能的上帝似乎經不起科學的衝擊,奄奄一息。上帝駕崩,令有些民族失去精神支柱,難免徬徨。儒學正好填補這空檔,正氣取代怪力亂神之說,與道,佛,科學,攜手為人類的共同未來貢獻思想指導。世人接受與否,任隨尊便,絕不會喊打喊殺。要知道,在馬克思戒奶前兩千多年,孔聖人已經憧憬天下大同了。
大概受到孔林的氣場感染吧,我最新的突發願望,是趁著三分鐘熱度未退,努力學習孔子的教誨,嘗試像尼山王老師一樣,從現代角度和個人經驗解讀儒家,並把「心得」翻譯成英文。我看過的英譯儒學雖然不多,但都有些像僵屍語錄,一般人無法看懂,自以為懂了的老外,也會覺得沒啥了不起。這對孔夫子很不公平,甚至是種無心的侮辱。
不過有需要發個溫馨提示:鄙人的另類探討,不宜有真學問和高血壓的學者諸君賜讀,以防引起身體不適。安全至上,萬望注意。
- 譚炳昌 11/2018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